Bruce Wong Blog

非凡的结果始于伟大的问题.

与AI的相处之道

自从去年年底ChatGPT掀起一波AI浪潮之后,一时间哪些工作会被代替、哪些人会被下岗、哪些行业将被冲击等等甚嚣尘上。最近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编写一个简单的轻量级的BFF(backend for frontend)层,考虑技术选型以及做出快速原型。为了加快验证速度,决定尝试与AI工具合作,切实地体验一下具体工作中如何与AI工具合作,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用ChatGPT对当前的BFF的...

关于验收标准,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译)

验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是用来做什么的?完成定义(Definition of Done)和验收标准有什么区别。谁应该对他们负责?他们是用在哪个级别?用户故事?Sprint,还是Release?如何构建他们?平时工作中PO、Team总会遇到一些混淆。本文是Scrum Alliance上的一片文章,正好解释了这些问题,希望能帮助小伙伴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

暴露阻碍还是让他“顺利”的流动

有一阵没有写博客了。周末参加了Evelyn老师的一次分享。有感而发,今天分享一些我的小思考和感受。 Evelyn老师提到作为敏捷教练和敏捷培训师,对于scrum概念的掌握标准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作为敏捷教练,为了应对企业的各种实际情况,可以不精确的理解scrum的标准、要求。例如:哪些是scrum的要求范围哪些不是。不过当你作为认证讲师的时候,就需要严丝合缝,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糊其辞了。传...

寻找工作中焦虑的源头

系统思考实践(1)

最近在和一个重新组建不久的,Product Manager团队一起工作,有新加入的PM感到很焦虑,压力很大。希望能够有办法缓解。在和她们聊天的时候,想到了系统思考的因果回路图(有时也称为系统循环图, casual loop diagram,CLD),随即用来尝试一下。今天分享一下我们的讨论过程。如果有用的不对的,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首先和团队了解情况。大家感到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

保持住你写代码的姿势,你就是黑带了

尹哲老师代码工作坊心得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迎来了今年长春敏捷社区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尹哲老师的代码工作坊。一天的编程工作坊刚一听会觉得会不会很枯燥呢?没想到时间过的飞快。老师风趣的讲解,小伙伴们结对编程的热火朝天,不同想法的碰撞,总是能引发对身边工作的思考。也总是会引起想马上尝试改变一下的冲动。相信小伙伴们都会获得各自的收获。仅用这篇文章将我自己的一些“AHA”时刻做个总结。 保持住你空手道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