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跟着王明兰老师系统的学习了一遍Kanban系统,发现以前自己对Kanban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看板”这个层面上。通过这次知识梳理,再一次感受了精益思想,领略了可视化的力量。
首先更新我认知的就是Kanban这两个字。Kanban是日语的发音在国外的音译,虽然日语文字也是“看板”,但是它真实的含义并不是字面的这两个字。而是信号卡的意思。
精益思想中强调的避免3M:浪费(Muda),过载(Muri),不均衡(Mura)。Kanban源于精益,强调站在用户的立场定义价值,构建基于价值流的拉动系统。
Kanban系统希望能够可视化现有系统的工作形式->并暴露瓶颈->做出调整->度量->然后发现下一个瓶颈这样的不断循环,达到系统持续改进的效果。和我以往认知不同的是设计一个Kanban系统并不是简单拿一个白板画几条泳道,再粘贴若干便利贴那么简单的。在绘制看板之前有如下两步:
构建Kanban系统的第一步:绘制系统价值流映射。
下图是我根据所在部门的一个价值流映射图。它体现的是当前一个需求从提出一直到最后上线给客户使用的全过程。粉色便利签代表这一过程中增加价值的动作,绿色便利签代表没有增加价值的工作。
可以看到一个需求的上线周期是33.9天。当前的流动效率是36%。从这个图能看到真正亟待改进的是减少等待的浪费,而并不是研发部分。
构建Kanban系统第二步:定义起点和终止点将价值流映射转化成Kanban。
基于上面的价值流映射图,找到切入点绘制属于你的Kanban系统。感谢一起学习的小伙伴Ma.蕊帮我设计的看板。如下:
很有启发的是,以前我一直认为Kanban只体现增加价值的活动,而这个看板把等待项也加入了Kanban。让整个价值流动全局体现出来,让干系人能关注到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
当然Kanban并不只是将系统可视化出来就结束了,他还需要做如下一些事情:
- 约定拉动条件
- 设置在制品限制
- 约定反馈机制
- 设计度量机制
可见Kanban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工具,只有系统化的构建Kanban系统,同时科学的设计度量与反馈机制,才能让它在组织中发挥最大效能。
Bruce有话说
在学习Kanban系统之前,我一直以为Kanban就是在白板上画上To do,Doing, Done外加几个泳道这样一个简单的东西,而系统的瓶颈就是自己观察的,或者简单思考就是要单纯的加强研发侧的效率。绘制了价值流映射图之后,惊讶地发现其实一些系统的浪费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这也体现了可视化的力量。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Kanban系统超强的适应性。他不会在企业内部引起巨大的变革。可以很容易的适应现有体系结构。它甚至可以很容易的和其他过程改进的方法结合,达到1+1>2的效果,例如和Scrum结合变成Scrumban。Kanba也可以应用到IT行业以外来提升管理效率。例如改进工作流程效率。可以应用到创业型团队。甚至应对大规模团队协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小伙伴们对Kanban有一个新的认识,花一些时间重新学习一下Kanban,相信它会成为你工作中的一个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