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锻炼成长型思维

Posted by Bruce Wong on January 10, 2021

有时候对于同一个事情能让自己换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想办法让自己不停留在自己的惯性思维中,这可能就是一种成长性思维吧。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本周在敏捷社区群里看到小伙伴们在讨论一个”卓越个体宣言”。他是参考敏捷宣言的格式改写的。目的是体现个体追求自身卓越时候需要平衡的一些因素。全文如下:

卓越个体宣言

我们在实践中探寻更自虐的个体成长方式,坚持跳坑的同时也拖人下水。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

  • 持续学习 胜于 每天上班
  • 勇于跳坑 胜于 逡巡不前
  • 职位成长 胜于 工资谈判
  • 投资未来 胜于 一时得失
    也就是说,右项诚可贵,左项价更高。

挺有意思是不是?在我看来左侧的几个说法持续学习,是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勇于跳坑是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投资未来是要一个自己的使命和愿景。要保持成长型思维这几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看了上面的四个平衡因素之后对“职位成长 胜于 工资谈判”这段提出改进的想法。因为我个人更看重能力而不是职位,我也联想到了身边有职位和能力不对称的例子。我甚至考虑如果有机会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我可能会在工资方面做出让步。所以我提出能否把这句改成:“能力精进 胜于 工资谈判”。 哈哈 弱化职位。
这时候群里的小伙伴有提出“纠结职位不能代表能力,就是还没成长,你看某个人不怎么样,人家就是做到了。”
还有小伙伴回应说“职位是能力的子集,职位说明能力,先追求能力精进,进而实现职位成长吧”

看到这些回复的我突然想重新审视了一下我之前的思考过程。发现我似乎触发了认知偏差的陷阱。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某个职位肯定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我如果觉得他不够好,可能是我没看到他的另一面,我带了有色眼镜,或者我对他本身就有偏见,等等。应该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看待,不应该纠结这两者的关系。

一个讨论引起的自我思考,有时候自己习以为常的想法,可能已经是惯性思维,有意识地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会让你有不同的发现。这可能需要刻意练习,可能这也是践行成长性思维的一种方式吧。

除了《终身成长》这本书之外。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成长型思维》,里面提到了锻炼成长型思维需要有几个方面,挺有启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成长型思维,终身成长:

  • 志存高远
  • 勇于行动
  • 坚韧不屈
  • 积极乐观
  • 承担责任
  • 善于合作
  • 不断成长